摘要:家国情怀是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学生认同感的形成,受个人经历、文化传承、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把理想信念、认同归属、民族自信与育人实践、学生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在班级建设中,需要班主任进行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设计,探索贴近学生、贴近班情、贴近育人目标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从而满足学生德性生长的需求。
(相关资料图)
关键词:认同;家国情怀;班级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家国情怀是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认同感的形成受个人经历、文化传承、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把理想信念、认同归属、民族自信与育人实践、学生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因此,在班级建设及育人过程中,教师应将践行“认同”理念、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以贯之的教育目标。
2023年3月25日,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举行了主题为“指尖飞扬 舞动七彩童年”班级手势舞比赛。通讯员 薛飞 摄
德性生长目标的阶梯型建构
朱小蔓先生把道德教育称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1]学生德性生长是一个日积月累、由内而外的形成过程。家国情怀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班级建设中,需要班主任进行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设计,从而满足学生德性生长的需求。
修身明德,奠定精神底色。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涵。《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有如下阐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要从涵养个人德性出发,从而走向家齐、国治。在班集体建设中,除了开展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活动,亦可将班集体视为“家”。学生美好德性的养成,优良班风(家风)的形成,是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前提。
思想的认同,是行动的前提。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在起始阶段要引导学生修身明德,培养“习惯”和“自信”。良好习惯的养成、自信心的培养对形成健全人格起着重要影响。这里所说的“习惯”,既是良好的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也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习惯(这两者是修身立己的根本),更是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里所说的“自信”,既指学生的个人个性品质方面的自信,也指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唤醒崇德崇善、向党向国的意识,筑牢成长发展之基。
明责赋能,激发生命自觉。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中,“责任担当”强调了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培养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是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中学阶段的责任教育内容有责任意识、责任情感以及责任行为。在班级建设中,秉承学校“国家至上,责任为本”的校训,有意识地从“责任教育”视角优化班级建设策略。通过开展“院士传记”、“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航天精神、奥运故事等多个系列的德育阅读,生涯规划课程,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学习,爱心义卖活动等,在精心打造的特色活动中引导学生共生赋能。班级实行“人人有岗”的管理模式:组建常务班级管理团队,通过轮岗方式,鼓励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积极局面。这些都旨在鼓励引导学生勇于担责、学会担责,把家国情怀具象为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唤醒生命自觉,发时代之声。
铸魂笃行,厚植家国情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家国情怀的涵养,需要引导学生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使其转化为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同时,将内化的思想价值、道德准则外化为行为习惯,实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经过前期的奠基和发展,班级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学生美好的性情被进一步唤醒。学生还利用寒暑假的机会回到家乡,深入到各地中小学、社区、乡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家国情怀培养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明显增强。由此,阶梯型德性生长目标以有效的路径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自然渗透,家国情怀深植于心。
班级德育课程的一体化探索
基于学生德性生长、知识体系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整合学科资源、教育资源和生活资源,探索贴近学生、贴近班情、贴近育人目标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以“家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促进道德发展。家庭、家乡、国家构成“家文化”的三个层级,学校、班级和家庭共同营造居家氛围,学生在其间感受到温馨的家庭亲情;通过第一家乡与第二故乡文化的深度交流交融,使学生感受到真切的民族深情;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教育系统化。“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指南》的重要要求。班级围绕“五个认同”,结合学校的“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学科+”思政元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系列活动,形成由思想品德常规课程、思想品德文化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主题活动课程构成的班级德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把握价值目标,明确价值取向,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班级文化精细化。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制约功能,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2]在班级建设中,笔者结合班情,与学生一起积极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实现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第一,优化物质文化环境。环境濡染是一种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班主任和学生一起,精心布置彰显班级个性、凸显文化主题的环境:图书角营造书香氛围,生物角学会关爱生命,爱心角培养崇善美德,荣誉角激发奋进动力,卫生角增强责任意识……加上“家国情怀”元素融入“最美教室”“最美宿舍”的创建中,学生充分感受“家”的温馨,得到精神启迪。第二,建设制度文化。师生共建班级规范,内化学生行为习惯,形成正确价值导向。第三,塑造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设计班级标识(如班徽、班旗),创建或选择班歌等,都能够增强学生归属感。以下是学生提供的班徽设计意图:“我们的班级取名‘丹若园’。丹若,即石榴,寓意我们班级就是一个红石榴家园。班徽图案由石榴籽和‘丹’字抽象组合设计,石榴内部舞动的身姿象征着积极昂扬的我们尽情展现青春风采。班徽整体采用红色、金黄色的暖色基调,并点缀富有活力的蓝色。金色代表阳光,红色是中国的底色,蓝色象征青春。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蓬勃生长。”班徽元素的选择、图案的设计、深刻的解读,都蕴含了积极的班级精神和强烈的情感归属。
图1 “丹若园”班徽图案
实践体验情境化。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德育,可以从生活出发,创设真实或拟真的情境,引领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到把目光投向“无数的人们和无穷的远方”。[3]在课程设计中,体验类课程的项目居多。如在劳动类课程中,采用“校园跟岗”的形式,让学生在出汗出力的劳动体验中,深化劳动认知,领悟劳动价值,珍惜劳动成果,并在服务他人的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与各岗位工作人员在相处中增进民族情谊。再如,以“长江首尾尽为家,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种植石榴树苗、格桑花苗,将生态文明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学生在难忘的情境课堂中,进一步涵养了家国情怀。
成长共同体的多维度驱动
班级建设的教育性意味着班级建设目标不能仅止于建设一个规范班级,更要创生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应是学生的生活共同体,学生在其中学会自理、自处、交往;是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是学生的精神共同体,生生、师生、家校社之间多维互动,围绕班级建设目标结伴而行。
导师指引,教学相长。在班级建设中,成长导师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补充。协同科任教师推行成长导师制,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渠道。师生之间双向选择,一位教师担任一名或多名学生的成长导师。导师通过学生的成长手册、面谈、微信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关注与指导。提供指导的过程,也是教师更新和提高认知和素质的过程。师生在交流中增进情谊,这既是全员育人在班级德育中的有效落实,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作出的新探索。
同伴同行,共学共进。这里所讲的“同伴”,不仅指班里的同学。《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各族学生共学共进。”班主任可组织班级学生与本地中学的同龄人牵手结对,开展“共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共走一段路”等活动,鼓励他们相互支持,珍惜情谊,共同进步。
结对共建,传承大爱。学生与第二故乡爱心家庭结对,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又一重要形式。当地的爱心志愿者与班级学生结对,担任学生在第二故乡的家长。学生在结对活动中将民族大爱内化为感恩之情,再外化为传递爱心的行动。他们参加“传递爱”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社会福利院儿童等群体提供志愿服务。这是学生传承大爱精神的有效行动,是家国情怀的深切表达。
家国情怀是新时代中学生的必备涵养,如何在班级建设中建构能够帮助学生德性正向生长的生态场,需要进一步探索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探寻班级和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和融合点。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2]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3]朱丽.在情境中涵养人的德性[J].江苏教育,2022(23).
(严玉萍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本文系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西藏班(校)德育课程创新建设”(课题编号:2020JSQZ013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