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上海6月29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方面29日披露,目前,上海全市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过3.6万吨/日。到2022年底,全上海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据统计,今年以来(1-5月),全上海可回收物分出量7391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1.76吨/日,湿垃圾分出量8843吨/日,干垃圾清运量16915吨/日。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分类实效持续保持稳定。
据介绍,2019年以来,上海全面更新收运装备、改造转运设施,推进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建设,建成一批处于领先水平的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围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上海先后发布54项配套文件。
碳普惠智能回收站除了存放及中转自助交投区收集的可回收物,也承担着凌云街道可回收物的中转暂存功能。 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供图垃圾分类重在源头,上海积极推进功能不健全的投放点、垃圾房升级改造,配置洗手、除臭、遮雨、照明等便民设备。目前申城已有超过80%的集中投放点规范配置了洗手、除臭装置。据了解,上海修订《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2023版)》(下称:新版《导则》),在公交和轨交站点、特色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完善废物箱设置。目前,全上海废物箱总数为44671个,对比新版《导则》印发前(39959个),全市优化新增4712个。
“五个一批”示范亮点的打造是上海今年垃圾分类回应民生关切的一个重要举措。“五个一批”是指:一批标准化垃圾房、一批精品示范居住区、一批精细化分类公共场所示范区域、一批精细化分类公共场所示范区、一批市民科普体验线路。
据介绍,各区、各街镇灵活创新、各出妙招。在29日的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虹口区灵新小区、群裕公寓等通过垃圾房智能化改造,实现自动喷淋除臭、紫外线杀菌、满溢识别、智能提醒等升级功能,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旧”生活融入“新”时尚;徐汇区凌云路街道将“双碳”科普和可回收物回收服务有机融合,通过设置交互性体验展、碳普惠智能回收区等,让民众直观了解垃圾分类与碳减排的关系,在学会垃圾分类的同时,将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根植于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到2023年5月底,上海共发布“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2.76万个,参与志愿者71.38万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698万小时。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方面对记者表示,今年,将对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围绕短板弱项、瓶颈难点,积极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