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学中有着这样一句名言:黄金是经济最后的卫士。这应该算是对黄金的货币属性最恰当的定义。即使现在的国际货币美元在五十年前就已经与黄金脱钩,但黄金储备,仍然是各国央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指标。
(资料图)
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大量国家将本国的黄金保管在美联储的“金库”之中,有数据显示,在巅峰时期,美联储共储备黄金一万二千余吨。例如德国,曾经因为不想耗费巨资修建足够安全的金库,于是将本国黄金储量的一半放在了美国——约1600吨,并每年缴纳保管费。
但前不久,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报告,透露了一个趋势:近年来,各国正在逐步从美联储取回自己的黄金,截至目前,美联储地下金库内的黄金储备,已经减少了约6000吨。
这份报告的数据表明:各国已经开始用增持黄金的方式,来对冲极有可能爆发的美元危机。因此,世界黄金协会作出了一个定义:黄金将是2023年最有战略意义的物资。
在整份报告中,有一项小数据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2023年的前五个月,仅中国就购买了近700吨黄金,而将时间拉长到近6年,这个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800余吨。
也就是说,从2017年开始,中国平均每年要进口黄金1100余吨,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手中的美债却不断减少,到目前已经抛售4500亿美元。
这一增一减肯定不是简单的经济操作,其指向的是一个让美国忧心忡忡的事实:中国正在调整自己的外汇战略,致力于减少对美元经济的依赖。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在逐步与“美元”脱钩。
这是中国在经济上向美国发起的反击。众所周知,美国在前几个月遇到了“债务危机”,其国会在最后关头,同意了政府继续发行美债,而且是“期限内不限量”,于是拜登在短短两周内,就“上架”了6000亿美债。
但很显然,新流入市场的美债并没有那么好卖,虽然美国靠冻结俄罗斯在美财产回了一口血,但这只是杯水车薪,美国经济想要续命,就必须有人接盘大量美债。
而上个月耶伦访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试图说服中国同意购买美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什么效果。因此,西方这段时间出现了一种舆论:美国有可能使用武力,迫使中国增持美债。
这可能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威胁,因为美国一直认为中国是减持美债的“带头大哥”,在中国的影响下,似乎国际社会也动摇了对美元的信心,就连英国和日本也跟着调整了外汇结构,也就是抛售美债。
而美国不断加大干涉“台湾问题”的力度,就是想以此压着中国低头服软,但得到的只是更强硬的回应。在耶伦访华无果后,这一次终于又挥舞起武力威胁的大棒——虽然并非官方说法,但显然代表了对方某些高层的态度。
不过美国政府还有“理智”的人,例如财务大主管耶伦。毕竟她最了解美国的经济情况,如果真要来上一场战争,胜负暂且不论,只怕是仗还没打完,自己的经济就先崩溃了。
因此,耶伦一直站在“亲华”的第一线,从访华之前就反复强调,中美应当共存,美国绝没有对华“脱钩”的意图。
而在7月底,耶伦更是示好性地提前表态:美国接下来限制对华投资的行政措施,并不是报复手段,因为受到限制的领域“非常狭窄”。
不错,从数量上看确实很狭窄,但这份限制名单却精准地囊括了A领域、半导体领域和量子领域。与其说这是一份“狭窄”的限令,不如说这是一份“精准打压”的限令。耶伦表态时毫不脸红,真是展现了美国政客强大的心态。
不过这也充分说明,虽然手持“大棒”,但美国还是心虚的,至少在其经济问题得到解决前,这场仗打不起来。而美国想要挽救国内经济,唯一有资格伸出援手的“大财主”,也只有中国。
因此,这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就要求美国需要放下霸主姿态,接受中国已经崛起的事实,采用互相尊重的交流方式来化解双方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
耶伦的表态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为一触即发的中美对抗降了温,但从美国出台的投资限令来看,其政府的根本态度并没有转变,这对双方的发展都毫无益处。
如果美国始终采取这种咄咄逼人的手段来与中国打交道,只能换来中国的不断反击,双方对抗终将升级,相信这是整个国际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