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年的春节来得早,以至于立春节气罕见地紧靠挨着上元节,姑且称元春时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上元节的早春里,人会想得比较多,哪怕胡思乱想。
依笔者看,三年大疫已过,一切将快速恢复正常,投资、消费、贸易,出行,想做就能做,纵使有诸多外部掣肘,比时不时隔离、要素流动被中断,不知好了多少!这是好起来的节奏,在好起来的日子里,努力做好我们自己,便是大利好的趋势。
中央驻港的负责同志说:在北京要讲香港话,在香港要说北京话。香港与英国的渊源,来自清王朝的孱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港岛被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龙半岛被割,八国联军入侵后大片国土(称为“新界”)以及两百多个岛屿被“租”九十九年,这三刀割下的,便是今天的香港。1997年回归以后,背靠祖国、联通世界,香港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不纳中央税,一切自行留用;驻军费用,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香港维持低税率,同等收入情况下,内地派到在这里工作的人,还要回北京补缴数额较大的税差(且超额累进),相比而言,同样作为中国人,对香港人的政策,的确有明显的益处,连带使香港企业受益良多,这是香港的优势。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从一珠独明,到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崛起许多明星之城,广州、深圳富可敌国,中山、东莞……好过许多省份,加上被葡萄牙占据四百多年的澳门回归,带动珠海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格局形成,在中国崛起、尽管还有许多弱项和不足,长足的共同进步是不争的事实,大湾区呈群星璀璨之势。大湾区的前景,今后会成为国内仅次于长三角的经济高地。
紫金广场的金紫荆
以笔者的观念看,有三:一是把靠近深圳的大片土地利用起来。现在香港北部都会区计划,打算新增250万人口的城市建设,还有特区政府规划交椅洲80万人口的填海造地及配套工程,两项完成后,城市容量从700万到超过1000万人口,成巨型城市,经济体量也会增加不少;二是香港金融可能会从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中受益;三是把大型工程进一步改造利用好。现在在伶仃洋建设的深圳至中山的伶仃洋大桥(24公里)有望在“十四五”期间通车,它与香港相近的大型桥梁加一条连桥,成为Y字形桥梁,效益将会大幅改观。如此,香港经济受益,香港人受益,大湾区受益,全中国受益。
从香港岛看雨后的九龙
(作者刘朝全,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联络委员会委员)